锌合金压铸件的应用注意事项防止锌合金压铸缩孔和缩松的方法
孔洞引起:主要是气孔和收缩机制,气孔往往是圆形,而收缩多数是不规则形。
气孔产生原因:a 金属液在充型、凝固过程中,由于气体侵入,导致铸件表面或内部产生孔洞。b 涂料挥发出来的气体侵入。c 合金液含气量过高,凝固时析出。当型腔中的气体、涂料挥发出的气体、合金凝固析出的气体,在模具排气不良时,最终留在铸件中形成的气孔。
缩孔产生原因:a 金属液凝固过程中,由于体积缩小或最后凝固部位得不到金属液补缩,而产生缩孔。b 厚薄不均的铸件或铸件局部过热,造成某一部位凝固慢,体积收缩时表面形成凹位。由于气孔和缩孔的存在,使压铸件在进行表面处理时,孔洞可能会进入水,当喷漆和电镀后进行烘烤时,孔洞内气体受热膨胀;或孔洞内水会变蒸气,体积膨胀,因而导致铸件表面起泡。
1.铸件结构要设计合理,厚薄均匀,以减小热节。
2.厚薄不均匀的铸件、要把厚的部分放在上面最高的地方,以便加冒口。
3.对铸铁可以适当增加孕育量。
4.正确选择浇注位置和浇注系统,以造成同时凝固或顺序凝固。砂型紧实度要合适。
5.保证铸件顺序凝固,把缩孔和缩松引到冒口里去。为此必须正确选择浇注时铸件的位置;在铸型各部分采用导热系数不同的材料,放置冷铁,以控制铸件各部分的冷却速度,造成向冒口方向顺序凝固的条件。
6.增大冒口的补缩作用。在适当的地方放置尺寸够大和数量足够的冒口,保证有足够的液体金属,对铸件就近补缩。
7.选择和控制金属液的成分,尽可能减少液态金属的收缩。
8.正确地选择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,在不增加其它缺陷的前提下,可适当降低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